首页 |
新闻 河南 国内 国际 财经 文化 法治 旅游 视频 城市 娱乐 时尚 汽车 房产 健康 生活

让“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良药”


来源:

评论

总书记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准绳,让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2月28日人民日报)

笔者记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家真正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严肃活泼、很有成效,找准了问题、推动了整改,自身得到提高、群众也认可。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对纯洁党的队伍、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非常重要、作用很大。因此,应让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良药”。

一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敢于担当的表现。当面锣、对面鼓,有问题就要指出来,有话摆在桌面上讲,是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对事业发展、对同志高度负责的重要体现,是一种责任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里装着这份责任、这份担当,开展批评就能坦诚相见,对待批评就能虚怀若谷,接受批评就能真心实意。陈云同志在党的“七大”发言中指出,“共产党员参加革命,丢了一切,准备牺牲性命干革命,还计较什么面子?把面子丢下来,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这段话对今天我们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我们直面问题,正视错误,敢于亮剑、勇于自省的一面镜鉴。

二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民主平等的修养。有根据地开展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是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也体现着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员干部要勇于开展批评,领导干部更要乐于接受批评,而不能“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触即跳”,乃至“暴跳如雷”。要平等对话、平易近人,虚心纳谏、从善如流,这是领导干部对待批评应当具有的态度,也是一种境界和修养。

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过失、错误就需要有人来提醒、帮助。一个党组织能否坚强有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是否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形成真诚帮助、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干部身陷囹圄后埋怨组织上对自己提醒不够,约束不严,这里面也包括正常的批评开展不起来,同志间及时“拉拉袖子”、“咬咬耳朵”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批评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对同志身上的毛病,我们应该真诚指出;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对同志们提的意见建议,不能“寡人无疾”,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文/赵建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